第一生活网

太和殿简介详细(太和殿简介)

郭莺玛
导读 大家好,小思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太和殿简介详细,太和殿简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太和殿太和殿,俗称金銮

大家好,小思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太和殿简介详细,太和殿简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太和殿太和殿,俗称金銮殿,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,东方三大殿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。

2、位于北京紫禁城(故宫)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,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,称奉天殿。

3、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皇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

4、建成后屡遭焚毁,多次重建,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后的形制。

5、2、中和殿中和殿,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,属于明清传统宫殿建筑。

6、位于紫禁城太和殿、保和殿之间。

7、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,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。

8、凡遇皇帝亲祭,如祭天坛、地坛,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。

9、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,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。

10、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明初称“华盖殿”。

11、嘉靖时遭遇火灾,重修后改称“中极殿”,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“中极殿”墨迹。

12、清顺治元年(1644年),清皇室入主紫禁城,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。

13、3、保和殿保和殿(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),是明清传统宫殿建筑,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。

14、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几经焚毁、重建。

15、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。

16、明初名谨身殿,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建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始名保和殿。

17、扩展资料:宫殿用途:太和殿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,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,如皇帝登基即位、皇帝大婚、册立皇后、命将出征,此外每年万寿节、元旦、冬至三大节,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,并向王公大臣赐宴。

18、清初,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,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始,改在保和殿举行,“传胪”仍在太和殿举行。

19、2、中和殿明清两代,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,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。

20、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,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。

21、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,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,查看亲耕用的农具。

22、在参与天坛、地坛、社稷坛、太庙的类似活动前,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。

23、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。

24、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,送呈皇帝审阅。

25、给皇太后上徽号时,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。

26、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。

27、3、保和殿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,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,册立皇后、皇太子时,皇帝在此殿受贺。

28、清朝每年除夕、正月十五,皇帝赐宴外藩、王公及一二品大臣,场面十分壮观。

29、赐额驸之父、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。

30、每岁终,宗人府、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、蒙、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。

31、清朝顺治三年(1646年)至顺治十三年(1656年),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,时称“位育宫”,大婚亦在此举行。

32、康熙自即位至八年(1669年)亦居保和殿,时称“清宁宫”。

33、二帝居保和殿时,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。

34、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。

35、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,由皇帝亲自命题,指定大臣问卷,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。

36、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,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。

37、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,参加者一般须经过乡试、会试考中贡士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。

38、殿试的仪式十分隆重,举行时间有过几次变动,清初曾规定在四月初,后改在五月初。

39、乾隆十年(1745年)曾改在四月二十六日,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,以后遂成定制。

40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太和殿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中和殿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保和殿太和殿太和殿,俗称金銮殿,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,东方三大殿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。

41、位于北京紫禁城(故宫)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,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,称奉天殿。

42、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皇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

43、建成后屡遭焚毁,多次重建,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后的形制。

44、2、中和殿中和殿,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,属于明清传统宫殿建筑。

45、位于紫禁城太和殿、保和殿之间。

46、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,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。

47、凡遇皇帝亲祭,如祭天坛、地坛,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。

48、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,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。

49、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明初称“华盖殿”。

50、嘉靖时遭遇火灾,重修后改称“中极殿”,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“中极殿”墨迹。

51、清顺治元年(1644年),清皇室入主紫禁城,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。

52、3、保和殿保和殿(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),是明清传统宫殿建筑,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。

53、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几经焚毁、重建。

54、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。

55、明初名谨身殿,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建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始名保和殿。

56、扩展资料:宫殿用途:太和殿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,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,如皇帝登基即位、皇帝大婚、册立皇后、命将出征,此外每年万寿节、元旦、冬至三大节,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,并向王公大臣赐宴。

57、清初,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,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始,改在保和殿举行,“传胪”仍在太和殿举行。

58、2、中和殿明清两代,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,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。

59、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,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。

60、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,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,查看亲耕用的农具。

61、在参与天坛、地坛、社稷坛、太庙的类似活动前,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。

62、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。

63、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,送呈皇帝审阅。

64、给皇太后上徽号时,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。

65、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。

66、3、保和殿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,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,册立皇后、皇太子时,皇帝在此殿受贺。

67、清朝每年除夕、正月十五,皇帝赐宴外藩、王公及一二品大臣,场面十分壮观。

68、赐额驸之父、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。

69、每岁终,宗人府、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、蒙、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。

70、清朝顺治三年(1646年)至顺治十三年(1656年),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,时称“位育宫”,大婚亦在此举行。

71、康熙自即位至八年(1669年)亦居保和殿,时称“清宁宫”。

72、二帝居保和殿时,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。

73、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。

74、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,由皇帝亲自命题,指定大臣问卷,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。

75、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,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。

76、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,参加者一般须经过乡试、会试考中贡士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。

77、殿试的仪式十分隆重,举行时间有过几次变动,清初曾规定在四月初,后改在五月初。

78、乾隆十年(1745年)曾改在四月二十六日,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,以后遂成定制故宫太和殿简介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,高28米,面积2380多平方米,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堂。

79、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,显得格外辉煌。

80、殿檐斗拱、额枋、梁柱,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。

81、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,金琐窗,朱漆门,同台基相互衬映,色彩鲜朗,雄伟壮丽。

82、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,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,背后是雕龙屏。

83、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,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。

84、仰望殿顶,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。

85、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,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,龙头、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。

86、梁枋间彩画绚丽。

87、有双龙戏珠、单龙翔舞,有行龙、升龙、降龙,多态多姿,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。

88、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,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,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、永定门,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,鼓楼,全长约8公里。

89、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。

90、皇帝即位、生日、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。

91、每逢大典,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,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,皇帝端坐在金銮宝座上。

92、大殿廊下,鸣钟击磬,乐声悠扬。

93、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、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,烟雾缭绕。

94、 故宫中和殿简介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,平面呈方形。

95、“中和”语出《礼记中庸》,指不偏不倚,凡事做到恰如其分。

96、殿为方形攒尖顶,在三大殿中居中,也最小,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。

97、皇帝去天、地、日、月四坛祭祀时,前一天也要在中和殿里看祭文。

98、每年二月皇帝到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,前一天要来这里阅视种子、农具、祝文。

99、这里现陈列的是乾隆年间的两顶肩舆,即八抬大轿。

100、 故宫保和殿简介 保和殿,其意为“志不外驰,恬神守志”,就是说神志得专一,以保持宇内的和谐,才能福寿安乐,天下太平。

101、保和殿比太和殿规模小些,为重檐歇山顶。

102、明朝册立皇后,太子时,皇帝在此殿受贺。

103、在清朝是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。

104、每年初一和十五在此宴请外族王公大臣,场面是十分壮观的。

105、公主下嫁时,也在这个殿里宴请附马。

106、这个殿最有名的事是举行殿试。

107、殿试就是皇帝本人亲自监考、主考,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层次。

108、前三名分别为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

109、保和殿后是故宫最大的一块雕石——云龙雕石,这块苑叶青石长1657米,宽307米,厚17米,总重二百多吨。

110、上雕游龙,双龙戏珠,游于云雾之中。

111、太和殿太和殿,俗称金銮殿,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,东方三大殿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。

112、位于北京紫禁城(故宫)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,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,称奉天殿。

113、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皇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

114、建成后屡遭焚毁,多次重建,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后的形制。

115、2、中和殿中和殿,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,属于明清传统宫殿建筑。

116、位于紫禁城太和殿、保和殿之间。

117、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,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。

118、凡遇皇帝亲祭,如祭天坛、地坛,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。

119、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,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。

120、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明初称“华盖殿”。

121、嘉靖时遭遇火灾,重修后改称“中极殿”,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“中极殿”墨迹。

122、清顺治元年(1644年),清皇室入主紫禁城,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。

123、3、保和殿保和殿(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),是明清传统宫殿建筑,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。

124、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几经焚毁、重建。

125、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。

126、明初名谨身殿,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建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始名保和殿。

127、扩展资料:宫殿用途:太和殿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,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,如皇帝登基即位、皇帝大婚、册立皇后、命将出征,此外每年万寿节、元旦、冬至三大节,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,并向王公大臣赐宴。

128、清初,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,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始,改在保和殿举行,“传胪”仍在太和殿举行。

129、2、中和殿明清两代,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,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。

130、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,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。

131、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,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,查看亲耕用的农具。

132、在参与天坛、地坛、社稷坛、太庙的类似活动前,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。

133、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。

134、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,送呈皇帝审阅。

135、给皇太后上徽号时,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。

136、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。

137、3、保和殿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,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,册立皇后、皇太子时,皇帝在此殿受贺。

138、清朝每年除夕、正月十五,皇帝赐宴外藩、王公及一二品大臣,场面十分壮观。

139、赐额驸之父、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。

140、每岁终,宗人府、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、蒙、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。

141、清朝顺治三年(1646年)至顺治十三年(1656年),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,时称“位育宫”,大婚亦在此举行。

142、康熙自即位至八年(1669年)亦居保和殿,时称“清宁宫”。

143、二帝居保和殿时,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。

144、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。

145、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,由皇帝亲自命题,指定大臣问卷,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。

146、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,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。

147、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,参加者一般须经过乡试、会试考中贡士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。

148、殿试的仪式十分隆重,举行时间有过几次变动,清初曾规定在四月初,后改在五月初。

149、乾隆十年(1745年)曾改在四月二十六日,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,以后遂成定制太和殿太和殿,俗称金銮殿,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,东方三大殿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。

150、位于北京紫禁城(故宫)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,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,称奉天殿。

151、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皇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

152、建成后屡遭焚毁,多次重建,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后的形制。

153、2、中和殿中和殿,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,属于明清传统宫殿建筑。

154、位于紫禁城太和殿、保和殿之间。

155、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太和殿太和殿,俗称金銮殿,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,东方三大殿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。

156、位于北京紫禁城(故宫)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,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,称奉天殿。

157、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皇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

158、建成后屡遭焚毁,多次重建,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后的形制。

159、2、中和殿中和殿,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,属于明清传统宫殿建筑。

160、位于紫禁城太和殿、保和殿之间。

161、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,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。

162、凡遇皇帝亲祭,如祭天坛、地坛,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。

163、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,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。

164、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明初称“华盖殿”。

165、嘉靖时遭遇火灾,重修后改称“中极殿”,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“中极殿”墨迹。

166、清顺治元年(1644年),清皇室入主紫禁城,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。

167、3、保和殿保和殿(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),是明清传统宫殿建筑,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。

168、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几经焚毁、重建。

169、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。

170、明初名谨身殿,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建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始名保和殿。

171、扩展资料:宫殿用途:太和殿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,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,如皇帝登基即位、皇帝大婚、册立皇后、命将出征,此外每年万寿节、元旦、冬至三大节,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,并向王公大臣赐宴。

172、清初,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,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始,改在保和殿举行,“传胪”仍在太和殿举行。

173、2、中和殿明清两代,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,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。

174、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,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。

175、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,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,查看亲耕用的农具。

176、在参与天坛、地坛、社稷坛、太庙的类似活动前,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。

177、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。

178、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,送呈皇帝审阅。

179、给皇太后上徽号时,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。

180、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。

181、3、保和殿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,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,册立皇后、皇太子时,皇帝在此殿受贺。

182、清朝每年除夕、正月十五,皇帝赐宴外藩、王公及一二品大臣,场面十分壮观。

183、赐额驸之父、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。

184、每岁终,宗人府、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、蒙、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。

185、清朝顺治三年(1646年)至顺治十三年(1656年),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,时称“位育宫”,大婚亦在此举行。

186、康熙自即位至八年(1669年)亦居保和殿,时称“清宁宫”。

187、二帝居保和殿时,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。

188、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。

189、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,由皇帝亲自命题,指定大臣问卷,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。

190、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,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。

191、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,参加者一般须经过乡试、会试考中贡士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。

192、殿试的仪式十分隆重,举行时间有过几次变动,清初曾规定在四月初,后改在五月初。

193、乾隆十年(1745年)曾改在四月二十六日,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,以后遂成定制。

194、太和殿太和殿,俗称金銮殿,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,东方三大殿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。

195、位于北京紫禁城(故宫)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,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,称奉天殿。

196、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皇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

197、建成后屡遭焚毁,多次重建,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后的形制。

198、2、中和殿中和殿,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,属于明清传统宫殿建筑。

199、位于紫禁城太和殿、保和殿之间。

200、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,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。

201、凡遇皇帝亲祭,如祭天坛、地坛,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。

202、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,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。

203、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明初称“华盖殿”。

204、嘉靖时遭遇火灾,重修后改称“中极殿”,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“中极殿”墨迹。

205、清顺治元年(1644年),清皇室入主紫禁城,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。

206、3、保和殿保和殿(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),是明清传统宫殿建筑,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。

207、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几经焚毁、重建。

208、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。

209、明初名谨身殿,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称建极殿,清顺治二年(1645年)始名保和殿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